熱門關鍵詞:
熱門關鍵詞:
2021年水稻病蟲害主要以“兩遷”害蟲、螟蟲、稻瘟病、紋枯病等“四蟲二病”及稗屬雜草、千金子、水莧菜屬雜草為重點,強化監測、把握重點、統籌兼顧、科學防控。
一:稻飛虱
以褐飛虱為重點,在農業防治、生物防治措施基礎上,對達標田塊適時科學開展藥劑防治。
一是農業、生物防治。加強水稻健身栽培及水肥管理;有條件地區田埂種植芝麻、大豆、黃秋葵、菊花等蜜源植物涵養天敵,溝渠邊種植替換寄主茭白保護天敵;采取稻鴨共作模式,生物捕食稻飛虱;偏輕發生年份及區域,于害蟲低齡期或發生初期施用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。
二是化學防治。堅持“治前控后”的防治策略,減輕后期防治壓力,嚴防穗期暴發成災,重點抓好五(2)代白背飛虱與六(3)代褐飛虱的防治,掌握在害蟲低齡若蟲高峰期用藥。對抗性褐飛虱,可選用三氟苯嘧啶、烯啶蟲胺、呋蟲胺等高效低毒單劑或其復配劑,注意交替使用農藥;停止噻蟲嗪、吡蟲啉、噻嗪酮在褐飛虱防治上的使用。
二:稻縱卷葉螟
堅持“以農業防治為基礎,生態調控為輔助,化學防治為關鍵”的防治策略。
一是加強田間管理。合理密植,平衡施肥,淺水勤灌,適時擱田,培育壯苗。
二是理化誘殺。應用食誘劑誘殺雌雄成蟲或性誘劑誘殺雄成蟲。
三是生物防治。于成蟲高峰期人工釋放稻螟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,控制害蟲卵量;中等及以下發生年份,在卵孵盛期施用Bt、短穩桿菌、乙基多殺菌素、甘藍夜蛾NPV 等生物農藥。
四是化學防治。以保護功能葉片為重點,堅持“前松后緊、達標用藥”的策略,于卵孵盛期至1~2 齡幼蟲高峰期用藥,選用氯蟲苯甲酰胺、四氯蟲酰胺、甲氧蟲酰肼、茚蟲威等單劑或復配劑。
三:螟蟲
堅持生物防治、生態調控為主,結合化學防治的防治策略。
一是農業防治。田埂種植芝麻、大豆、黃秋葵、硫華菊等顯花作物保護涵養天敵;應用性誘裝置誘殺雄成蟲;田埂邊種植香根草誘集螟蟲;蝦稻田等稻田綜合種養田塊可因地制宜開展灌水悶蛹,壓低螟蟲發生基數。
二是生物防治。掌握在成蟲高峰期人工釋放稻螟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,或者選用乙基多殺菌素、Bt等生物農藥防治。三是化學防治。對二化螟,重點控制枯鞘、枯心和枯白穗,分蘗期于枯鞘穴率8-10%或枯鞘株率3%時用藥,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用藥,選用氯蟲苯甲酰胺、氰蟲·甲蟲肼、甲氧·茚蟲威、甲維·甲蟲肼等藥劑。對大螟,采取“巧治二代、狠治三代”的防治策略,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藥防治,對三代重發地區,于大螟卵孵盛期內水稻破口初期用藥控制白穗,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、甲維·茚蟲威等藥劑。
四:稻瘟病
堅持“抗病品種種植為基礎、藥劑防治為關鍵”的防控策略。
一是因地制宜種植抗(耐)病品種。
二是藥劑防治,把握“重在預防、早抓葉瘟、狠治穗瘟”的防治思路。常發區可用肟菌·異噻胺種衣劑拌種,或者在移栽前噴施三環唑等送嫁藥,預防前期稻瘟病的發生。苗、葉稻瘟在發病初期用藥防治,穗稻瘟在破口初期用藥預防,陰雨寡照天氣多的年份,在齊穗期再用藥一次??蛇x用春雷霉素、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藥劑單劑及其復配劑;或選用三環唑、稻瘟酰胺、嘧菌酯、吡唑醚菌酯微囊懸浮劑等化學藥劑。
五:紋枯病
在加強肥水管理、合理密植的基礎上,適時施藥防治。
一是合理肥水管理。合理密植,提高植株群體通透性,降低植株間濕度減輕病蟲發生程度;科學肥水運籌,適時擱田,提高群體質量。
二是堅持“早治狠治”的藥劑防治策略。重點抓好分蘗拔節期防控,首次施藥時間提早到病穴率5%,發病初期選用持效性長的嘧菌酯、氟環唑、噻呋酰胺、苯甲·丙環唑、醚菌·氟環唑、肟菌·戊唑醇等單劑或復配劑。一般發生年份和區域,可選用井岡霉素A、井岡·蛇床素、低聚糖素、解淀粉芽孢桿菌等生物藥劑。
六:稻田雜草
堅持生態控草與化學除草相結合的防除策略。通過提高種植管理水平,培育壯苗健苗,發揮生態控草作用;科學選擇藥劑品種,適時開展化學除草。
一是實施輪作換茬。對上年草害嚴重的水稻田實施輪作換茬,減輕雜草發生基數,壓縮重草田面積。
二是開展種子精選。精選水稻種子,汰除混雜在水稻種內的雜草種子,指導農戶做好自留種的篩選工作,減少雜草種源。
三是培育壯苗健苗。提高整地質量、合理運籌施肥,促進水稻壯苗早發,增強抗逆性;大力推廣中耕除草等技術,營造“苗欺草”的良好農田生態。四是科學開展化除。堅持“治早治小、封殺結合”的技術模式,選擇丁•惡、丙•芐、五氟磺草胺、惡唑酰草胺、氰氟草酯、二氯喹啉酸、滅草松、2甲4氯等藥劑,適時開展化學除草。